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摔下来,会让人变聪明?
    这是魏征想到的唯一的可能了。
    看着魏征久久不说话,李承乾关心道:“先生,您没事儿吧?”
    魏征回过神来,神色复杂的看向李承乾,眼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轻视。
    刚刚他似乎猜想到了原因。
    太子有如此大才,可平日却以浪荡子的形象示人,想必是韬光养晦,只待一飞冲天。
    而现在又突然锋芒毕露,恐怕或许是和魏王李泰的交锋有关。
    皇位之争,魏征左右不了,他缓缓起身,向李承乾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殿下大才,方才是微臣轻慢了……”
    显然,他是真的认可了李承乾的才学。
    李承乾随意道:“哪里哪里,只不过是背的出四书五经而已,算不得什么大才。”
    “背出之人何其多,可能够像先生这样学以致用者寥寥,所以会背算不得什么,不过是一群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上不得台面。”
    李承乾本是有感而发,可发现魏征却两眼放光的看着自己。
    “怎么了,先生是觉得学生哪里讲的不对么?”
    魏征向来直来直去,郑重道:“敢问殿下,可是对科举有看法?”
    李承乾这才明白魏征为什么那种眼神看自己。
    诚然,现在科举制度虽然囊括了许多科目,可是盘根错节之下,依旧是明经科和进士科受到重视。
    进士科倒也罢了,考的乃是才情,有几分真才实学在里面。
    可是这明经科却是值得商榷了。
    明经科主打的就是死记硬背,考的内容就是从四书五经中抽出篇幅段落,然后遮盖前后,补充原文。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将这些内容烂熟于心,几乎可以毫无压力的科考上榜。
    而通过这种机制筛选出来的人才,不过是一群书呆子而已。
    李承乾刚才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所以魏征才会有此一问。
    李承乾并没有因为国事选择避而不谈,开口道:“谈不上什么真知灼见,只是有一些自己的小看法而已。”
    “正如学生刚才所说,如今科举虽好,可这考试内容实在不忍直视,这难道不是提倡死读书么?”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武神崛起:从最强试炼开始我,成魔后,一剑撼天远离女主后我改命成功了破产五年后,美女总裁找上我医妃逃婚嫁残王,渣爹庶妹悔断肠蛇君难缠拼夕夕通古今,最野少帅携全军帮我砍价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将军不好了,夫人她A飒京城了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