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水库里的水毕竟太深了,卫安、李重等人虽然精通水性,但好些个猛子扎下去,柴刀并没有找到,人也累的不行。
卫安游到岸边对杨不凡道:
“杨队,这不是个办法啊,水库底下全是淤泥,柴刀有一定的重量,再说他们当时扔的时候一定用了力,估计钻进泥里面了”
杨不凡其实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对卫安道:
“你们先起来吧,我找村长商量商量打捞的办法”
杨不凡看向围观的人群问道:
“有哪位知道村长家住哪里?劳烦带个路。”
立刻有个小伙子站出来:
“公安同志,我领你们去。”
杨不凡看到此人的年纪也是二十岁上下,便欣然点点头。
杨不凡跟着小伙子朝村长家走去,边走边问: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啊?村里还有没有别的打捞法子?”
小伙子挠挠头说:
“我叫柱子,打捞法子嘛,我知道村里有那种大网,用船拉着在水底拖,说不定能把柴刀捞上来。”
杨不凡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
到了村长家,村长是个朴实憨厚的中年汉子,得知来意后,一拍大腿道:
“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村里刚好有大网,还有几条小船,我这就去安排人。”
不一会儿,村长就召集了几个壮实的村民,带着大网和小船来到水库边。
大家把大网固定在小船上,然后划着船在水库里来回拖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都紧紧盯着水面,期待着能有收获。
突然,划船的村民喊道:“好像勾到东西了!”
大家赶紧合力把网拉上来,只见网里正是一把带血的柴刀。
杨不凡接过柴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有了这关键物证,郑浩就能定罪了。
可是郑浩交代的柴刀有两把,目前只捞上了一把,打捞还需继续。
杨不凡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安排继续打捞。
村民们重新划着船,拖着大网在水库里仔细搜寻。
又过了许久,就在大家有些疲惫的时候,划船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