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熙充容,害了慧妃、害了皇后,还把她自己给害了,导致后宫高位空悬。
静淑妃颇为嫌弃道:“如今宫里,你觉得谁还能担事?”
“文妃?还是花羽那个蠢货?!”
桃夭:“……”
“本宫不知皇上有没有立后之意,但宫里其他人不争气,独她一个稳坐高位,有宠爱,还有两个皇子傍身。”
“你主子我以后迟早有求她的日子,现在不早做打算,难不成等以后舔着脸去求人?!”
静淑妃说着说着,想到以后要处处受谢润管,还真有点难以适应。
她要还是以前那个不管不顾的性子,自然可以不理谢润甚至和皇帝。
可随着宫里发生的一件件大事,静淑妃早就没当年创死一切的胆子了。
她想活着,想好好活着,势必就要有所改变。
静淑妃也想得开。
人不可能一辈子昂着头过日子。
技不如人,甘心认输。
及早做好心理准备,以后也免得难受。
“皇上如今看着闷不吭声,可本宫却只知道,前些时日他把昭贵妃的哥哥从吏部调到了礼部。”
“这可不是平调的意思,怕是皇上要培养他,让他在六部里历练,好以后提拔。”
正常人想升官,要么立大功,要么熬资历。
资历可以解释为时间,也可以解释为经历。
皇帝要抬举谢敬,自然不可能把他放在吏部熬个几年再提拔。
到时候五皇子都不知道要多大了。
那就只能给谢敬丰富经历。
让他去六部历练一下,多积累些经验,才好提拔。
原本这样的待遇是属于皇子的。
只太上皇晚年对权利拿捏的十分紧,不愿分权给成年皇子,这样的习惯也就被大家渐渐遗忘。
静淑妃能知道这些,也是因为自小跟在祖父英国公身边受的教诲。
……
看不少宝子们不喜欢静淑妃身边桃夭,觉得她一直挑事,还怀疑桃夭会坏事。
但其实很多时候,主子身边的宫女说出来的话,就是主子性子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