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软也没想到,辛苦六年写了两部史书离开的翰林院,九年以后又回来了。索性她如今已经干到了翰林院高层,在她上面只有掌院和侍读学士压着,不然她得郁闷死。
以往林软只在翰林院史馆那间小厅中有一张小桌,任侍讲后,也有了一间独立办公间,让林软一下子就有了上班领导那个味儿了。虽然是隔开的吧,房间也不大,但怎么说呢,要的就是一种差别,不然她恍惚以为又回到了每天摸鱼的翰林院编撰的日子。
系统:你还知道你那是摸鱼!
相比那时,如今的林软可谓十分清闲。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斑驳地投射在林软办公的房间内,林软正襟危坐于书案前。她的面容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五官精致,皮肤白皙如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被简单束起,几缕青丝柔顺地垂在耳畔,增添了几分亲和与灵动。
此时,一位年轻的翰林恭敬地走进室内,手里捧着一叠文件,恭敬道:“学士,这是我今日撰写的条文,恳请您过目。”
林软微微颔首,示意她可以放下条文,随后,林软缓缓伸出纤细修长的手指,接过那份文件。她阅读的速度并不快,眉头偶尔蹙起,又迅速舒展开。
片刻之后,林软抬起了头,温声道:“写的不错,三条可用,四条尚需斟酌。”
接着,林软提起毛笔,在条文空白处书写批注,她写道:“诸司职掌所未载者,则增立之”,表明她主张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既要遵循传统,也要与时俱进。
完成批注后,林软抬头看向年轻属官,嘴角微微上扬,给予了一个温和而鼓舞人心的微笑:“回去后,依据我的意见进行修改,先改完再拿过来。”
每每到了如此情景,系统总会没有眼色的补一句“衣冠禽兽,装腔作势。”
你道为何?
因为林软整理了一次空间,发现空间的东西实在是太太太多了,多到末世拿出来能养活整个地球数百年。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