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许叔带回来了些宝石和特产,我选出了两份给您和嫂子。”
孟母虽没出过远门,但她也算见过不少好东西,随意翻看了两眼,最后拿起一块宝石道:“这样好的东西你留着便是,我年纪大了也不怎么用的上。”
“母亲怎么就年纪大了?这样成色好的宝石做几件首饰也庄重。”
孟母挥挥手让海棠将东西收到库房,对于女儿的孝心她很是受用。
她并不知道孟若华手中有多少银钱,想着等以后定要多分点东西给她。
方苓收到东西,自是过来感谢了一番,三人加上孟思修,一时间热热闹闹的。
孟若华不由的想到远在兰州的父亲和大哥,若是一家人团团圆圆该有多好。
这般想着,等孟若华回自己院子后,就给父亲写了封信,将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一一写明,若是父亲觉得无碍,她便可以操办起来了。
到了晚间,杨树将宋辰安的信息传来,“宋辰安结交了五个书生,有一个举人两个秀才,剩下两人考了多年也没考上,都不是正经读书人。”
若是杨树多读些书,肯定会说一句“道貌岸然!”
杨柳又传达道:“他们只在茶舍喝茶闲聊,消遣了一下午就各自回家了。”
孟若华就若有所思,最后只让杨树跟着。
没过几天,杨树便又传来消息,“他们去喝花酒了!”
平日宋辰安几人不是喝茶谈天,便是去酒楼喝酒,还真是第一次去喝花酒。
孟若华笑了起来,人学好不容易,学坏却快的很。
这几天她一直住在孟府,倒苦了于宴和齐盛。
于宴不好使意义翻孟府的墙头,齐盛则找不到借口去蹭饭,每日看到于宴的冷脸又觉得烦。
可这几日孟母也不念叨她了,她觉得在府中住一段时间也好,和杨三叔、许勇商议事情也方便。
武安侯府有专门买西洋东西的店铺,孟若华将许勇带回来的东西挑选了一番,不喜欢的都送到了武安侯府的铺子寄卖,卖得的银两抽出一成给武安侯府。
从岭南运来的东西就是粮食、粗布和棉花,孟若华便准备着开始制作棉衣的,等时机成熟便捐给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