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阴山,自古都是中原民族心中的一道坎。
这段长达千里,断断续续的山脉,埋葬了多少英雄往事。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横跨万里,
于阴山附近,冷暖空气剧烈交锋,造成极端的降雪冰雹天气。
方圆百里,气温骤降,大雪漫天,
敕勒川,玉璧山至拓北山一带,即将迎来持续暴雪。
类似于这种极端气候,即使在后世也是很可怕的,
更莫说此刻出征在外的赵国大军。
但慌乱的情况,在十几里赵营,并没有持续蔓延。
在度过最初的恐惧彷徨后,随着赵官一声声军令,各处步伐整齐的赵军出动。
大赵国家机器开始迅速运转,各宗族、各草原部落,渐渐进入了躲避雪灾的行军中。
当然,赵军可不仅仅依靠军令,必要的时候,他们会‘好言相劝’。
腾格里王帐军,在突厥部落中,一直是比较有实力的部族。
野狐关之战,他们被龙骧军哲林骑兵追上,迫不得已,投降了赵王周云。
一个强大的草原部族,他的组织力跟前瞻性,也许比楚国宗族还来得厉害。
古义尔在见到赵国后营,帮他们组织修建防风坡后,
族人一合计,二话不说,发动牧民、奴隶帮忙。
他们的骑兵放下刀剑,扛起泥土,
他们的妇女提壶挑食,处理后勤。
孩童在施工营地找饭找吃食,他们跟派来的赵国文官打成一片,筑营效率极高。
白灾草原人很熟悉,知道其恐怖之处,那是准备的越充足越好。
在他们草原人眼里,要这玩意让赵人单干,那简直不是东西。
天可汗能管此事,能调来有经验的工匠官员,
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岂还要赵军出人出力。
可正是这个事情,造成了今天的大问题,
腾格里这一万多人的营地,那是下了血本的。
它不仅能容纳本族,还能把牛羊牲畜赶进去。
为此,首领大帐里,古义尔高兴坏了,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