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户部刘侍郎的儿子,这是礼部周侍郎的儿子,这是翰林院王编修的儿子,这是工部赵侍郎的儿子。他们四个品学兼优,哀家特意选出来以后陪两位皇子读书。皇后你看看,哪两个给锦安。”
太后觉得四个都好,陶顔言觉得都可以,所以道:“太后认可的人,臣妾觉得都行,大皇子先选,剩下的就给锦安吧。”
说完看向一旁今日没去蒙学的大皇子。
贺晔脸色有些不好,虚弱道:“一切但凭皇祖母做主。”
太后看了看他的脸色,望向刘侍郎和周侍郎的儿子:“那就你们两个吧。”
没被选中的工部赵侍郎的儿子赵益舟上前一步跪下:“启禀太后娘娘,我不愿做二皇子的伴读,我想做大皇子的伴读。”
太后不悦,不过也没有当场发火,只问道:“你说说看,为何不愿做二皇子的伴读?”
赵益舟看了看陶顔言,小心道:“因为二皇子是从民间被认回来的皇子,并不是正统的皇子。既然是要陪皇子读书,所以……还是正统的皇子有前途些。”
陶顔言挑眉,她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孩子,看上去也只不过比锦安大了两岁而已,没想到考虑事情已经这么世故了。放在后世,那也就是个小学生而已,哪会想到这些?
太后一听这孩子话语中隐隐有看不上锦安的意思,脸都冷了下来。
“既如此,那就算了。”说完,又看向另一个孩子:“你呢?若是让你给二皇子做伴读,你可愿意?”
翰林院王编修的儿子皱着眉头,小心跪下:“做皇子伴读,皇子犯了错,要替皇子受罚,我父亲说,能做皇子伴读是福气,可我不想要这福气,我不想替任何人受罚,更别说……二皇子的身份……求太后娘娘开恩,别让我做伴读了!”
一见接连两个孩子都不愿跟着锦安,陶顔言心里也不舒服起来。
太后瞬间觉得掉面子,轻咳一声,看向另外两个孩子:“你们呢?有什么想法不如今日就说开来,免得日后又诸多不满。”
那两个孩子跪下,纷纷说愿意做大皇子的伴读。
大皇子一看眼前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