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野的尽头,大青山的轮廓渐渐清晰,果然已经可以看到图案里的全貌,大小比例也几乎差不多了。
春夏交替的季节,大青山上到处郁郁葱葱,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盘旋,几乎直达天际,外观非常巍峨。
山间云雾缭绕,仿佛给这座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那边有座亭子。”
一直盯着大青山那个方向看了许久,没人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小蛮早就忍不住东张西望了。看到大家开始回转神的时候,他往不远的一个方向指了指。
大家才回过头来,注意到道路再往前大概也就十来丈的位置有座亭子。亭子上面草书三个大字,但是墨迹已经有点模糊,站着远看不清楚是什么字。
“过去看看!”胥子泽说完马上策马往前,几个人也赶紧跟上。马蹄声哒哒作响,在宁静的乡村道路上显得格外清晰。随着亭子的靠近,上面模糊的字迹依稀可辨:“避雨亭”。
三个字虽然有些斑驳,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书写时的豪迈与气魄。
亭子静静矗立,整体结构简洁,却在细节处流露出应有的庄重与雅致。
亭顶是单檐歇山式,青灰色的瓦片整齐排列,檐角微微上翘,带着一种古朴的灵动。亭柱选用的是未经雕琢的原木,质朴中透着自然之美,但柱础却雕刻着精美的卷草纹,粗犷中透着雅致。岁月的痕迹在这些柱础上留下了淡淡的青苔,增添了几分沧桑感。
亭内地面用青石铺就,虽无奢华装饰,却因岁月的打磨而显得光洁温润。四周的栏杆简单却大气,几道横栏横贯其中,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一种质朴的美感。
亭子周围就是农民的土地,绿植摇曳与这座亭子相得益彰,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亭子不算小,遮风挡雨起码可以避进来十来人。
几个人靠近亭子后下马,把缰绳丢给小蛮。
站在亭子里往大青山的方向看,怎么都觉得那幅图案就是在亭子位置画的。
甚至想象得出,一个老人手持画笔坐在石凳上,远眺着大青山,在前面的画板上一笔一画落笔的情形。那画笔在纸上舞动,每一笔都带着对大青山的敬畏与热爱,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