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王审知诸子年幼,他深知权力的传承至关重要。在唐末五代这样的乱世,权力的传承往往伴随着血腥的争斗。他担心自己在位时能够镇住局面,但一旦去世,诸子可能会为了争夺皇位而引发内乱。因此,他在位时虽然对诸子有所培养,但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皇位继承制度。
(二)家族内部隐患
1 王审邽家族势力的存在
王审邽是王审知的兄长,在王审知建立闽国的过程中,王审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统治着闽国的泉州地区,拥有一定的军事和经济力量。王审邽一族的势力虽然没有对王审知构成直接威胁,但他们在泉州地区的存在,必然会对王审知家族的权力传承产生影响。他们可能会在王审知去世后,凭借自身的势力争夺皇位或者在中央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
2 本土士族与军功集团的利益冲突
闽国的本土士族在王审知建立政权之前,已经在福建地区经营多年。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并且在地方上有着较高的威望。而王氏兄弟是通过军事力量进入福建并建立政权的,其背后的军功集团则希望能够在新的政权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本土士族与军功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王审知时期虽然被暂时压制,但在政权传承和权力分配的过程中,必然会被重新激发出来。
三、“三姓之争”:王延钧的篡位与血色开端
(一)王延钧的上位之路
王延钧是王审知的次子。在王审知在世时,王延钧就表现出了对权力的渴望。他善于结交权臣,通过拉拢禁军将领,逐渐在闽国的权力中心站稳了脚跟。王审知去世后,按照长子王延翰继位的传统,王延翰成为了闽国的第二位君主。
然而,王延翰继位后,开始猜忌自己的兄弟。他担心王延钧等人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王延钧对此不满,开始暗中积蓄力量。他一方面加强与本土士族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