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翰林院牵涉的师生名义,同窗情义,是很重的。
    没有人能够忽视。
    别说李世民,就连李承乾都极为看重。
    所以,大祭酒只能李世民亲自来出任。
    翰林院也没有设置官秩,里面大多都是兼职学士,除了个别外,是根本不会固定的。
    高士廉赋闲在家,年岁也高,不可能再参与朝政。
    可以给他点香火情,荫及子孙后代。
    这无关大碍。
    其他中枢大臣,兼翰林学士,大家都教,都来传授。
    那么师生名义,就不仅指一人了。
    你叫房玄龄是恩师,叫魏征也是恩师,叫其他人也是恩师。
    这份名义就要轻薄得许多。
    “陛下虽为翰林学院大祭酒,但要操劳国事决策,翰林学院的事务,还是要落到舅公的头上。”
    翰林院是要等到玄宗时期,才会逐渐出现并形成。
    李承乾现在就把它拿出来,还把它的作用给变更了。
    “长安是翰林总院,能来进修的,都是封疆大吏,官秩极高的。”
    他笑道:“陛下担任大祭酒,不可能收县令这一级的。”
    “应有之意。”高士廉点头,“所以要在地方也设立翰林院?”
    “对,地方翰林院,在道治所设立,只设九处。”李承乾道:“这就可以把县一级主官给纳入,可进修的范围。”
    “这一点,就需要舅公多多费心,操持此事了。”
    高士廉脸上涌出一抹红色。
    他以为自己告老下马,没有再做事的机会。
    谁知道,他还能发挥余热啊。
    “多谢殿下恩典。”
    “这是陛下首肯的。”
    李承乾强调。
    “伏惟陛下作威作福。”
    高士廉是应下了这教导大学士的差事,对他来说,错过这样的天赐机遇,比杀了他还难受。
    到底是高明啊。
    他还念着情分在的。
    “对了殿下。”高士廉顿了顿,道:“近来那些世家大族很不安分,频频来找臣。”
    “对二十一条规划,很是不满。”
    “些许微词罢了,他们还影响不了大势。”李承乾很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家父吕奉先吴云肖雪燕穿书八零,一不小心把反派撩爆啦!举报我卖假药,病情复发你哭啥?我踩死条虫子,你说我屠了条龙?医妃冠宠天下:黑化美人杀疯了骄宠天下乘风万里大夏九皇子:从赐婚女皇妃开始离婚后,前夫求着我生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