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珏点头赞同:“好,事不宜迟,尽快召集大家,让智慧的火花在此碰撞,共同打造出令人瞩目的发钗饰品。”
很快,一众能工巧匠与设计师齐聚房间。陈葭和陈珏向大家详细阐述了他们的想法后,一位资深的珐琅掐丝工匠皱着眉头说道:“国公、夫人,珐琅掐丝工艺极为考验耐心与技巧。每一根金银丝的弯曲、拼接都需恰到好处,方能呈现出完美的图案。而且,不同颜色的珐琅颜料在烧制时的温度要求略有差异,这对烧制火候的把握是个极大的挑战。”
陈珏思索片刻,说道:“师傅,您的经验丰富,在掐丝技巧方面,还望您多指导年轻工匠,组织大家进行专项练习。对于烧制火候的难题,我们可以购置更精准的温度测量工具,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师傅负责关键环节的烧制,通过多次试验,摸索出每种颜料最合适的烧制温度。”
这时,一位点翠工匠说道:“夫人、国公,点翠工艺除了翠羽的选取,粘贴环节也至关重要。翠羽轻薄易碎,粘贴时既要保证牢固,又不能损坏其原本的色泽与形态。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既强力又不会腐蚀翠羽的粘贴材料。”
陈葭说道:“师傅,那就劳您费心,与其他工匠一同研究合适的粘贴材料。同时,在翠羽的排列与组合上,多发挥创意,让点翠部分更加生动美观。”
一位饰品设计师说道:“国公、夫人,在设计发钗造型时,我认为可以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与传统的吉祥寓意。比如,以凤凰、牡丹等为主题,运用珐琅掐丝与点翠工艺,打造出富有文化内涵且时尚的发钗。”
陈葭点头说道:“这想法甚好。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与美感,充分展现两种工艺的魅力。同时,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场合的需求,设计出多样化的款式。”
众人纷纷领命,各自投入到紧张的筹备与创作中。
数日后,陈葭和陈珏来到珐琅掐丝的工作坊。一位工匠兴奋地呈上一件刚刚完成掐丝的发钗雏形,说道:“国公、夫人,这枚发钗我们以梅花为主题,用金银丝掐出了梅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