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擅长金属工艺的工匠说道:“国公,玉质扇子的扇骨与玉石薄片的连接也是个难题,需找到一种既牢固又美观的连接方式。”
陈葭思考后说道:“师傅,能否尝试用精细的金属丝将玉石薄片与扇骨巧妙缠绕固定,再以金银镶嵌工艺进行装饰,使连接处更为精致?”
工匠们纷纷点头,认为此方法可行。
接着,讨论到玉制马镫时,一位擅长制作马具的工匠说道:“国公、夫人,玉制马镫虽美观,但需保证其强度能承受骑手的重量。我建议在玉石内部添加金属支撑结构,增强其承重能力。”
陈珏点头称赞:“师傅考虑周全,如此既能保证马镫的坚固,又能保留玉石的外观。只是这金属支撑结构的设计,需与玉石完美融合,不影响整体美观。”
最后,谈及玉质投壶,一位经验丰富的制壶工匠说道:“夫人、国公,玉质投壶的关键在于壶身的圆润度与重量平衡。在雕刻纹理时,要确保壶身受力均匀,以免影响投壶的稳定性。”
陈葭说道:“师傅,那就劳您费心,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把控尺寸与重量。同时,可在壶口与壶底镶嵌金属装饰,提升其精致感。”
工匠们领命而去,各自投入到紧张的筹备与试验中。
数日后,陈葭和陈珏来到玉质扇子的制作工坊。一位工匠兴奋地呈上一把刚刚完成雏形的玉质扇子,说道:“国公、夫人,这把玉扇我们选用了轻薄的岫岩玉薄片,雕刻了梅花图案,扇骨以紫竹搭配,并用银丝缠绕固定。”
陈葭轻轻接过扇子,缓缓打开,只见玉片上的梅花栩栩如生,紫竹扇骨与玉片相得益彰。她赞叹道:“师傅,这工艺精湛至极!只是这玉片的边缘,若能再打磨得更加圆润光滑,便更完美了。”
陈珏也点头说道:“师傅,扇子开合时,要确保玉片之间的衔接顺畅,不能有卡顿之感。”
工匠连忙说道:“国公、夫人放心,我们定会继续完善。”
在玉制马镫的制作场地,工匠们正在对添加金属支撑结构的玉石进行精细打磨。陈珏拿起一个初具雏形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