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请息怒,政策制定应当与时俱进。立国之初,朝廷处境维艰,的确离不开这批力量的帮助。对于这样的贡献,我们也始终铭记于心。”
“人性本就容易受到诱惑影响,若控制不当,便会滋生腐败。眼下大明国库充实,每年新增收入富足。因此,朝廷开启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从驿站调整、土地税收制度、官僚体系整顿到商业税赋改革,科举制度改良等,直至重新启用秦律。仅仅几年工夫,大明已经开拓了广袤疆域,这样盛景在历朝罕见。”
“正因如此,眼下正是审视现状、更新政策的最佳时机。即使地方可能出现短期动荡,却也算是一次清理整顿的好时机。”
“查。即便再度引发混乱,也必须在咱当政期间解决这些问题。”
朱元璋一脸坚定。
一直没有发言的魏国公徐辉祖,此刻补充说。
“皇上,请注意防止突然爆发的地方性动乱,并警惕可能借此次事件反对新政的一些官吏言行。”
解缙紧跟着补充道。
“臣与魏国公,任阁老进行过深入交流后认为,鉴于目前情况,或许某些人士会对黄河水利衙门及其下属单位展开弹劾。”
“自定下了彻底治理黄河的战略目标以来,仅今年一年间,就已经投入大量财政资源。再加上正在推进的各项新举措,在此过程中,很难令每个人都满意。”
“以前或许只是不敢公开表达不满情绪,这次可能会有人以此为契机兴风作浪。例如负责治水的潘开朗,他自从上任以来,一直在尽职尽责地处理相关事务。”
“他工作态度非常严谨认真,几乎每天都去现场忙碌。身为一个高官,竟然穿着平民服饰,跟工人一起劳作多日。”
“像这样优秀忠诚的官吏,如果因无辜牵连而受到无理指责,甚至被罢免职位,将是大明得损失。另外,所有人都清楚这些变革行动,主要是皇太孙提议的。”
“像白莲教,晋商这类图谋不轨之辈,必然会利用这次风波,煽动各地百姓对储君进行抨击。那时侯,太孙名声受损,百姓又将如何看待?”
“何人意图侮辱大明皇储?”
解缙说罢,稍作喘息之际,寝宫外便响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