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禄真诚地赞美道。
“只恨身边无美酒相伴,下次相见定当开怀畅饮一番。”
想起前不久与朱允熥约的那顿酒,不知何时能够兑现。
突然,脑海中闪过昨日皇城内与朱允熥的对话场景。
朱允炆嘴角微微上扬,回应道。
“日后必与先生举杯共引。”
“行,行。”
连说两次后,刘天禄笑颜逐开。
夜幕降临。
远处不知什么时候已泊来一艘漆黑小船,划破平静水面朝这边靠近。
“太保,船只到了。”
忽然听到岸边有声音呼唤,那是一旁值守的教徒。
太保?
这两个字引起了朱允炆注意。
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刘天禄。
原来此人是刘福通之后。
眯起眼睛仔细端详,通过后者背影间隙望见那渐渐接近的扁舟。
这艘船不算大,刚好足够载运所有人。
它装有遮篷设计,巧妙地提供了一个避风藏身之所。
见状,刘天禄率先向走去。
“朱公子,上船吧。”
刘天禄亲自带着韩阳羽登上了船,一同步入船篷之中。
两名携带武器的白莲教成员,驻守在朱允炆与萧涵身旁不远处,显然是等他们二人上船。
萧涵再次紧张起来,不自觉地与朱允炆的手紧贴在一起。
“二郎,咱们要去何处?”
回过头来,朱允炆加强了手上力道,嘴角微扬。
“我们将经水路先去山东道,再前往山西道。”
提到的地方虽对她来说有些陌生,但萧涵知道这些都是属于大明。
只是对于从未踏出凤阳半步的她而言,似乎极其遥远。
她面上流露出几分担忧。
“二郎,我心里不安……我们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朱允炆淡笑着,拥住萧涵,在她耳边低语安慰。
“别怕,有我呢。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回到这里。或许到时候……我可以领你去看看应天府。”
关于应天之行的具体原因,并未详述。
对此,萧涵也不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