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文化活动,更是翠谷村展示自己、提升影响力的好机会。
文化节结束后,翠谷村的名声更加响亮了。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充满活力和文化底蕴的小山村,前来旅游和合作的人也越来越多。
然而,发展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
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原来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需求,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
“王支书,这路太窄了,一到旅游旺季就堵得不行,得想办法拓宽啊。”
负责旅游管理的干部向王大山反映。
王大山皱着眉头说:“我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看来咱们得再下大力气,把道路拓宽。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占用一些村民的土地,还得花费不少资金。”
为了解决道路拓宽的问题,王大山又开始挨家挨户地做村民的工作。
“赵大哥,这次道路拓宽可能要占用你家的一点地,你看能不能支持一下村里的工作?”
王大山来到赵大哥家。
赵大哥有些犹豫地说:“王支书,我也想支持村里,可这地是我家的口粮地啊,占了以后我家的粮食产量可能会受影响。”
王大山耐心地解释道:“赵大哥,我知道你的难处。不过,这路拓宽了,对咱们村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啊。以后旅游的人更多了,咱们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也能卖得更好,大家的收入都会增加。村里也会给你一定的补偿,不会让你吃亏的。”
经过王大山的耐心劝说,赵大哥终于同意了。
在王大山的努力下,大多数村民都支持道路拓宽工程。
资金方面,王大山再次多方筹集,除了村里自筹一部分,还争取到了一些交通部门的扶持资金。
道路拓宽工程顺利开工,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大山每天都会到工地查看进度,监督质量。
“大家加把劲啊,一定要把路修好,让咱们村的交通更便利,发展更顺畅。”
王大山对工人们喊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道路拓宽工程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