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拉过一张凳子,坐在李师傅旁边,认真地说:“李师傅,我今天来是想跟您商量个事儿。咱们现在的文化产品卖得不错,可有些游客反馈说工艺还不够精细,质量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您是咱们工坊的老师傅,您觉得咱们该怎么改进呢?”
李师傅沉思了片刻,说:“王支书,我觉得要想提高工艺水平,首先得让大家对传统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现在有些年轻人,虽然也在做这些活儿,但对传统工艺的精髓掌握得还不够。咱们可以请一些老艺人来给大家讲讲传统工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大家在制作的时候,不仅是在完成一件产品,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
王大山听后,连连点头:“李师傅,您说得太对了。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制作产品,更是传承文化的内涵。还有呢,在制作工艺上,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改进方法?”
李师傅指了指桌上的编织工艺品,说:“您看,就拿这编织来说,现在咱们用的针法比较单一。其实传统的编织工艺有很多种针法,每种针法都有它独特的效果。咱们可以组织大家学习这些不同的针法,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针法,这样做出来的产品肯定会更精致。”
王大山认真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他又和其他工匠们交流了一番,收集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离开工坊后,王大山决定马上组织一次文化产品制作工艺培训。
他回到村公所,召集文化传承小组的成员和工坊的工匠们开会。
会上,王大山把今天在工坊了解到的情况和大家说了一遍,然后提出了组织培训的想法。
“乡亲们,咱们的文化产品现在有了市场,这是好事。但咱们不能满足于此,要想让咱们的文化品牌走得更远,就必须把产品质量提上去。所以,我打算请县里的文化专家和老艺人来给大家做一次培训,学习更精细的制作工艺和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大家有没有意见?”
王大山看着大家,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一位年轻的工匠站起来说:“王支书,我觉得这个主意太好了。我一直都想学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