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一一劝说,但效果并不理想。
“大山,这可怎么办啊?这么多年轻人都走了,咱们村以后的发展可就难了。”
秀兰忧心忡忡地说。
王大山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我看这样,咱们在村里办个技能培训班,除了编织,再教一些其他的技能,比如电商运营、酒店管理。让年轻人看到,在村里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有好的发展前景。”
秀兰点了点头:“这主意不错,不过这老师上哪儿找去呢?”
王大山说:“我去县里问问,看能不能请一些专业的老师来给咱们上课。”
第二天,王大山再次来到县城。
他先去了县教育局,向领导说明了情况。
领导听后,非常重视,答应帮忙联系一些专业老师。
从教育局出来,王大山又去了县人社局,咨询关于技能培训的政策和补贴。
人社局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详细介绍了相关政策。
“王支书,只要你们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培训补贴。这不仅能减轻村里的负担,还能让村民们学到更多的技能。”
工作人员说道。
王大山听了,十分高兴:“太感谢了!这对我们村来说真是个好消息。”
回到翠谷村,王大山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村民们听后,都很兴奋,尤其是那些想要出去打工的年轻人。
“王支书,真的能请专业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吗?”
一个年轻人问道。
王大山笑着说:“当然是真的!不仅如此,参加培训还有补贴呢。大家只要认真学,以后在村里肯定能有好的发展。”
在王大山的努力下,技能培训班很快就开班了。
县里派来了专业的老师,教大家电商运营、酒店管理等知识。
年轻人都积极地参加培训,课堂上气氛热烈。
“王支书,这个电商运营真有意思。以后咱们村的编织品和农产品,就能通过网络卖出去了。”
赵强在培训课上兴奋地对王大山说。
王大山看着赵强,欣慰地说:“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