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和村里的编织样品,早早来到了县城。
会场里,来自各地的乡村代表和城里的企业家们正在热烈交流。
王大山刚找了个位置坐下,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穿着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就主动和他搭话:“你好,我是宏远旅游公司的李明,看你也是乡村代表,你们村有什么特色项目啊?”
王大山连忙热情地介绍起来:“李总你好,我们是翠谷村,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传承几代人的编织文化,还有地道的农家菜。这是我们村的编织样品,您看看。”
说着,王大山递上一个精美的竹编工艺品。
李明接过,仔细端详着:“这手艺确实不错。不过,现在乡村旅游竞争也挺激烈的,你们在营销和品牌打造上有什么打算?”
王大山诚恳地说:“实不相瞒,这正是我们村目前面临的难题。我们缺资金,也缺专业人才。这次来,就是想找找合作机会,看能不能一起把翠谷村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李明饶有兴趣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王大山一一作答,两人越聊越投机。
这时,研讨会正式开始。
旅游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的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和成功案例,王大山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中场休息时,王大山又结识了几位从事农产品加工和包装的企业家。
他抓住机会,向他们请教如何提升翠谷村农产品和编织品的附加值。
“王支书,你们的农产品品质不错,但包装太简陋了。”
一位企业家直言不讳,“现在消费者讲究品质和颜值,一个好的包装能让产品价值提升不少。”
王大山虚心受教:“您说得对,我们就是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企业家笑着说:“可以结合你们村的文化特色,设计独特的包装。比如编织元素,完全可以融入到包装设计中。”
王大山眼前一亮:“太感谢您了,这真是个好主意。”
研讨会结束后,王大山收获满满。
他和宏远旅游公司的李明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李明表示会派团队到翠谷村实地考察,探讨合作开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