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大山的劝说下,赵强终于动了心:“好吧,王支书,既然您这么说,那我就报名参加。”
王大山高兴地说:“这就对了嘛!强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学好。”
从赵强家出来后,王大山又陆续去了几个年轻人的家里。
经过他的一番努力,终于有不少年轻人愿意报名参加编织培训班。
编织培训班如期开班,村里的老编织师傅们倾囊相授,年轻人们也学得很认真。
王大山每天都会到培训班去看看,关心大家的学习情况。
然而,就在培训班顺利进行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村里的编织材料供应商突然提高了价格,这让编织厂的成本大大增加。
如果按照新的价格采购材料,编织品的利润将会大幅下降,这对翠谷村的编织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王大山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召集编织厂的负责人和村干部们开会商量对策。
“这供应商怎么说涨价就涨价啊,这不是坑咱们吗?”
老张气愤地说道。
“是啊,这可怎么办?咱们编织厂的利润本来就不高,这下要是成本增加了,咱们还怎么干啊?”
另一位村干部也忧心忡忡地说。
王大山沉思片刻后说:“大家先别慌,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我觉得咱们不能就这么任由供应商宰割,得想办法降低成本。”
小李提出了一个建议:“王支书,咱们能不能自己去山里砍竹子,自己加工成编织材料呢?这样既能保证材料的质量,又能降低成本。”
王大山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又担心安全问题:“小李,你这个想法挺好,不过去山里砍竹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咱们得找一些有经验的人,做好安全措施才行。”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先组织一些有经验的村民,成立一个材料采集小组,去山里采集竹子。
同时,村里还会安排专人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的安全。
材料采集小组很快就组建好了,王大山亲自为他们送行:“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按照培训的要求去做。咱们翠谷村的编织产业能不能继续发展下去,就看你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