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听了,顿时议论纷纷。
“这乡村旅游是个啥玩意儿啊?能赚钱不?”
一个村民疑惑地问道。
王大山耐心解释道:“乡村旅游啊,就是让城里的人来咱们村,看看咱们的山水风光,体验一下咱们农村的生活。他们来了,要吃要住,还会买咱们的编织品,这样就能给咱们村带来不少收入。”
“那这得花不少钱吧?咱们村哪有那么多钱搞这个啊?”
又有村民提出了担忧。
王大山笑着说:“这钱的事儿,咱们可以慢慢来。一方面,咱们可以向上级申请一些扶持资金;另一方面,咱们也可以发动村民们一起出一份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时,赵大叔站了出来:“王支书,我觉得这事儿可行。咱们村的山水这么好,以前咋就没想到呢?只要能让大伙过上好日子,让我干啥都行!”
在赵大叔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纷纷表示支持。
“王支书,我们都听你的,你说咋干,咱们就咋干!”
看到村民们的热情这么高,王大山心中十分感动:“好,既然大家都支持,那咱们就开始干!首先,咱们得把村里的路修一修。这路好了,游客才能方便进来。”
“王支书,修路的事儿我可以出一份力。我家那辆板车可以拉石头。”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说道。
“我也可以,我有力气,能帮忙搬东西。”
又有几个村民响应道。
王大山看着大家,眼眶微微湿润:“谢谢大家!有大家的支持,咱们翠谷村肯定能越来越好。接下来,咱们再说说住宿的事儿。我想着,咱们可以先把一些闲置的房子收拾出来,改造成民宿。这样既能解决游客的住宿问题,又能让村民们增加收入。”
刘老师站出来说:“王支书,我觉得民宿的布置可以融入咱们村的编织文化元素。比如在房间里挂上一些编织品,床上用品也可以用带有编织图案的布料,这样能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咱们村的特色。”
王大山眼睛一亮:“刘老师,你这个建议太好了!不愧是有文化的人,想得就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