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么牛批的大明王朝,皇帝是穷死的,大量百姓是饿死的。
而那些喊着“朝廷不能与民争利”的士族豪强们,在欢天喜地迎圣君之后发现,坏了,这回来的鞑子跟胡元时期的蒙古人不是一伙儿的,蒙古人讲究“不与民争利”,甚至把税收的权力下放给士族豪强。
而新来的这伙儿鞑子是特么拎着屠刀来的!
被屠刀给教训老实的士族豪强,这时候也没人喊“与民争利”了。
所以,从来就没有什么与民争利,有的不过是那些土族豪强想要把收税权和话语权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的闹剧。
这帮人的嘴脸,哪怕再过几百年也是一样。
比如有人跳出来先指责银行的当铺思维,结果呢?
三十亿撬动两万亿的金融借贷市场。
谁在乎这玩意儿暴雷之后会给国家和百姓造成多大的损失?
不会真有人以为没了三桶油,全国的老百姓就能用上便宜的油吧?
不会真有人以为没了国家电网,老百姓就能用上更便宜的电吧?
不会真有人以为资本会往穷山沟里铺电线吧?
不会真有人以为资本会维持几十年的火车票不涨价吧?
顺便再敲个黑板。
皇帝的小金库叫内帑,国家的钱叫国库,内帑是专供皇帝花销的部分,国库那部分则是用于赈灾、修路、搭桥、兴水利、备边防、维持朝廷和官府正常运转的。
国库的钱不够用,朝堂上的大臣们基本上都会找皇帝哭穷,让皇帝从内帑往国库拨钱。
内帑的钱不够用,那皇帝就想办法挺着吧,反正国库没钱。
你要能搞来钱你就花,顺便再支援国库一点儿。
要是搞不来呢,后面煤山的老歪脖子树在向您招手哦亲~
一想到那份“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诏,杨少峰又不禁冷笑一声。
本官可不是崇祯那个蠢蛋,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既然你们敢跳出来指责本官与民争利,那本官就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掀桌子!
杨少峰悄然打量了众多文武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