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个姑娘,这个发型真好看,显得她好秀气啊。” 一位年轻的女孩指着苏渺,对旁边的同伴说道,眼中满是羡慕。
“我也想剪一个这样的发型呢,不知道适不适合我。” 她的同伴也附和道,脸上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没有人是不喜欢被赞美的,听到这些议论,苏渺的心里美滋滋的,对王姨的手艺又多了几分佩服。
她转过头,对着王姨真诚地说道:“王姨,真的太感谢你了,以后我要是想换发型,一定还来找你。”
王姨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哈哈,好啊,欢迎你常来。只要你满意,我就开心。”
胡小蝶和孟佳佳的发型还要好一阵才能做好,苏渺就在一旁边等边聊天。
说了几句,胡小蝶脸色变了变,喊道:“王姨~我头上好像有个卷卷越来越烫了!”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
王姨连忙走过来帮她做调整,说:“我把卷发棒调整一下,垫高一点,要是哪里觉得烫你们就说,都是可以调的,可别忍着烫伤了头皮。”
苏渺好奇的观察她的手法,佩服地说:“果然是技术活,要不怎么说不同的理发师,用一样的工具,照着一样的图片,做出来的发型还是有差别。”
一谈到技术,不止王姨,其他两位理发师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那是当然,就像做手工活一样,全凭手上功夫,而且我们是第一批会卷发的,其他人要学得先练个几年呢!”
一位理发师自豪地说道,那自豪的神情仿佛自己已经站上了天安门演讲。
一个正在做头发的女士问:“阿姐,这卷发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呀,我妈说以前她们年轻的时候都没有呢。”
那位理发师回答道:“这说来可话长了,其实卷发很早以前就有了,不过都是有钱人家弄的。”
王姨在一边补充:“早些年是不允许卷发的,那是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象征,要挨骂的咧!
那时,有些同志为了出国访问或文艺工作者演出等特殊情况,需要烫发,必须开具单位证明或介绍信的,我就是那时候被公派到沪市去学的烫发。
沪市真是繁华,你说我们邕城也是省会了吧,和人家,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