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情报和消息,加上大明舰队的的疯狂袭击,倭国高层非常确定的叛明,明军很快就会登陆攻击。
局势恶化如斯,倭人深刻而彻底的意识到危机已近在眼前,为了保住自身的利益和倭国的“尊严”,幕府紧急召集各大名开会,商议对策。
各方势力放下了多年成见和防备,决定团结一致对抗明军;他们提出了“千万玉碎”的口号,发誓要与大明军队决一死战。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动员在倭国展开,幕府和各大名开始疯狂征兵,无论是身强力壮的青年,还是体弱多病的老者,只要能拿起武器,都被强征入伍。
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被强行拉走的底层市民、商人和农民,他们的家人在一旁哭天抢地,却也无济于事。
为了打造足够的武器,倭国各地的铁匠铺日夜开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武备之中。
战争需要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而倭国的国库早已空虚,为了筹集军费和粮草,幕府和各大名开始不择手段地向商人、农民征收。
商人被要求缴纳高额的赋税,许多店铺因此倒闭;农民不仅要交出辛苦积攒的粮食,还要承担繁重的劳役,便逐渐陷入了绝境。
从1667年秋天等到冬天,倭国军队在寒风中枕戈待旦,倭国百姓在寒冬中饥肠辘辘、瑟瑟发抖,都在准备着与明军决一死战。
但他们等啊等,明军却始终没有来,倭人有些懵逼了,觉得这个世界他妈的有些不真实,可他们不敢赌,不敢撤除防卫。
毕竟闽王殿下郑成功率领的海军,对倭国海岸线的袭击愈发疯狂,不时还有陆战队登陆破晓,这明明是大军登陆的前兆。
还能怎么办?倭人只能继续枕戈待旦了,到了一六六八年的三月,大地复苏,本应是播种的季节。
倭国的农民们却被征去打仗或服劳役,田地无人耕种,眼见着便耽搁了春种,将来的粮食危机可以预见了。
长时间的备战又让倭国的物资消耗巨大,仓库里的粮食和物资逐渐见底,而幕府和各大名却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大明那遮天蔽日的恐怖舰队四处袭击,数次还出现了庞大的运输舰队,假做要大规模登陆的样子,倭人根本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