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林寒之所以说到第五点停顿一下,并不是真的冲着那个柳如音,而是为考虑到底要不要将自己心里盘算的那个搅浑水的计划实行,也就是将陈元基的事点破给他。
毕竟陈元基哪怕再天才,但真的想要做一些力量上的准备,这么多年不可能一点儿线索痕迹都不露的。
所以,自己只要点一下这位杜丞相,他能想通的概率也很大,再不济,至少也会多布局一手,以防陈元基的布局。
事关别的事杜元洲这样的人可能会不放在心上,事关到皇帝宝座,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危机,能避免他们也一定会避免的。
只是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自己将来有可能会有暴露的风险。
毕竟,陈元基布局这么久,如果这次杜元洲与太师之争,最终还是以陈元基收网成为大赢家为结局,他势必会找自己算账。
他布局这么久,杜元洲不可能突然就对他有了如此强的防备,一定是有人告密,而且他一下子就能联想到这个告密人就是自己。
不过,最终林寒还是实行了浑水计划。
因为这场京城内战,他不希望任何一方得到大势,或者说赢得太轻松。
最好是三败俱伤的结果。
只有这样的结果才是对自己有利的。
林寒想过,如果杜元洲真的防备了陈元基,陈元基哪怕最后真的能够取胜,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到时候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不仅不敢动自己,甚至还要借自己的力量。
哪怕知道是自己告的秘,也必须得压着这口恶气跟自己合作。
虽然告密不道德,但林寒并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
皇权这个东西,从来跟道德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很清楚,无论是陈元基、杜元洲还是太师,他们三人无论哪一个真的坐上了皇帝位,对于自己这个外来者,都不可能信任。
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住,能为之所用就为之所用,用不了就杀。
特别是陈元基,等自己在北境之地建下功勋,他必然也更清楚地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到时恐怕内心的忌惮会拔高到极致,只要有机会,不可能会给自己喘息之机。
林寒始终坚信,在这种时代,皇权从来不是道德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