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有黄雀在门上,晋公子重耳异之。与出居外十余年,劳苦不辞。
及还,介山伯子常晨来呼推曰:“可去矣。”推辞母入山中,从伯子常游。
后文公遣数千人,以玉帛礼之,不出。
后三十年,见东海边,为王俗卖扇。后数十年,莫知所在。王光沉默,享年遐久。出翼霸君,处契玄友。
推禄让勤,何求何取。影介山,浪迹海右。”
意思是说“介子推这个人,姓王名光,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他隐居不仕,而不为人所知。他喜欢与赵成子来往。
介子推家门前,每天早上都有黄雀停留,在他家的门上驻足不肯离去。
晋公子重耳,觉得介子推,是个不平常的能人。后来,介子推跟随重耳逃亡了十几年,他不辞劳苦艰险,屡屡救重耳于危难之中。
等到与重耳回国后,有一天早晨,介山的伯子常来叫他说道:“可以离开了”介子推辞别母亲,到了介山上去,跟伯子常一道往来游历。
后来,晋文公姬重耳派了好几千人,以玉帛礼相待,介子推却坚持不出山。
此后又过了三十年,他出现在东海边,替一个叫王俗的人卖扇子。
又过了几十年,就再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了!介推深沉幽居,享有久远年寿。离家辅佐重耳霸业,隐居契合道友修行。
他推让利禄功劳,于世无所取求。隐身遁形于介山,浪迹游历东海之滨。”
历史上的介子推(?-前636年),又名介推,后人尊其为介子,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
晋骊姬之乱后,公子重耳出逃至翟国,介子推同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等人追随一同逃亡。
晋文公归国之后,一一赏赐那些跟从流亡者,唯独介子推没有向晋文公索要俸禄和赏赐,晋文公也没有给介子推赏赐和俸禄。
介子推只同其母亲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后,就携母隐匿在了山林之中,最后隐居而终。
晋文公曾到处寻找介子推,却未得消息,最终只好将绵山封给介子推为田。绵山因而更名为介山。
《庄子·盗跖》和《楚辞·九章·惜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