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老饵术,享兹遐纪。九仙既传,三才乃理。赤鲤投符,风雨是使。拊琴幽岩,高栖遐峙。”
“涓子”是华夏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位人物,其事迹主要记载于道教典籍和志怪文献中,尤其在《列仙传》《列子》等古籍中被提及。
涓子本是个隐士仙人(又被称为“涓彭祖”)。相传为战国时期的齐国方士。他隐居山林,精通养生之术,擅长炼丹制药,追求长生不老。
传说,涓子师从于老子(一说为彭祖),因修习道家秘法,最终得道成仙,位列仙班。
据《列仙传》中记载,涓子曾经隐居于宕山(一说为云阳山),常常垂钓于溪畔。
某日,他钓到一条奇异的大鲤鱼,剖开鱼腹后,竟发现鱼腹之中藏有一卷“灵符”。
他将这卷灵符箓研读修习精通,领悟了其中的修仙法门。
后来,他又炼制丹药,服食后,得以飞升成仙,驾云而去。涓子不仅精通丹道,还擅长音律,他曾着有《琴书》三篇(一说为《涓子天地经》),将仙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以琴声通天地之灵韵。后世道门中人认为,他的琴音能调和阴阳,驱邪避灾。
涓子与另一位仙人“琴高”并称。琴高以乘鲤升仙闻名,而涓子则以炼丹垂钓得道,两人常被视作同修或师徒,象征道家隐逸与修炼的不同路径。
后来涓子被道门奉为“太清仙人”,在道教典籍中,他常是作为炼丹术和隐修的杰出代表人物。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古风》中提及“涓子驻红颜”,借其传说,表达对长生不老的逍遥与向往。
在民间信仰中,华夏部分地区,将涓子视为渔猎和医药的保护神,认为他能庇佑渔民丰收、祛除疾病。
涓子的故事,融合了隐逸文化、炼丹术和音乐艺术,反映出了古人对于自然奥秘的探索与超越生死的追求。
涓子的形象,虽不如“八仙过海”中的八仙等神话人物广为世人所知,但在道教修仙体系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