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圣人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节中主要讨论了“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以及“无为而治”的圣人理念。
    老子指出“为学日益”是探求外物的知识,每天求增广益。此乃是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一过程,但也可能伴随着私欲和妄见的增多,而至心魔由心生,使修者难以驾驭力量。
    “为道日损”则是指领悟天地自然大道,每天追求消减个人形成的世俗偏见和各种欲望,最终达到大公,无知、无欲、无为的圣人境界。这是向内探索,自我修炼的心路历程,强调的是减少内心的杂念和私欲,终至无为而大有作为之境。
    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是一个极其富有智慧的借假修真命题。并不意味着让众生消极而不作为,乃是指不带着过多的自我私欲和固执主观意见,去妄为行事,应遵循自然规律和天道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各种有意义的、合乎大道的事情,从而达成天道无间,天人合一之境。
    圣人老子认为,修者行如同一治理天下人,应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即不妄为、不扰民,让事物自然发展。若统治身心者频繁生乱,意志滋事、政令繁苛,反而会导致身心意灵乃至魂不守舍,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
    故此尊重自然规律,是修者必须重视的心态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强行干涉、不妄为,顺应脉络,自然而然。
    此一章节启示修者,当要顺应自然、尊重天道规律,未达大成之境,却不可过度去干预事物的自然发展,扰乱世态规律
    在现实中,修者往往因忙于追求成果,增长知识和增加物质财富,忽略了修者内心的大修养。
    圣人老子一直在提醒修者,除了为学以外,修者更要为道,要注重真我内心的修行,减少不必要的欲念。
    老子通过为道日损的过程,为修者逐渐去除内心的纷扰、困惑和迷乱,达到内心的纯净与平和。
    得圣人之教,修者可更好地领悟生活的真谛,处理好与世间他人以及一切外在的自然关系。
    此一章节中不仅讲述了修行“加法”的道理,也呈述了“减法”的大智慧。多数修者都过于追求加法,但很多时候减法比加法更加明智、更有必要。
    修者无论是思想,精气神,还是身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1961:媳妇让我帮扶小姨子分手后,疯犬大佬诱我沉沦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猎人后代?反派见我直发慌晚年修仙被分手,人死了系统你才来?农家小悍妻,她进城后成了首富大反派也有春天2高武:我能吸收异兽能量我有一卷度人经恋综修罗场,四位大佬疯狂勾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