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13)页
,追求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方是真活着!
    时空长河渐落晓星沉,现时世道中,人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诱惑,容易使智信不足者产生焦虑和浮躁情绪。
    当从《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学会放下过多的欲望和功利心,顺应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关注过程而非仅仅追求结果,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圣人老子通过“上德”、“下德”、“仁”、“义”、“礼”“智”“信”的层次划分,深刻阐述了智慧生物,个人修养由低而高的递进过程。
    于此启示修者,需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和境界,从外在的规范和欲望中解脱出来,追求内心的纯净和质朴。
    要知道,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的态度,是修行应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一个智慧生命体,只有舍弃浅薄虚华,采取朴实敦厚的态度,才能真正体现出真我道德的力量和自身价值。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其中真意,于每个生命体而言,自有每个生命体的感悟理解。然万法归宗,此一章节之大体意思是说“道法与德行高超至上的生命体,就不必以道德诫命来规范自律,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中自有道德存在。
    而道德修为低下的生命体, 仍需要恪守道德诫命大道准则,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中没有道德存,尤如脱缰野马,携能而不受控制,其危害不明而喻。
    道德修行高尚的生命体,自是无为存在的,其道其德并不是刻意为了去实现什么!
    而道德低下的生命体,乃是在追求道德界限超越,其道其德是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之目的。
    有大仁大爱的生命体,追求仁爱,却不是为了刻意实现某种目的。
    有大正大义的生命体,在追求正义,而且其正其义乃是为了实现某种大公无私之目的
第(2/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生命中的白马王子卡牌世界之骷髅卡牌的崛起应天帝国铁雪云烟我,靠演戏成惊悚主角的金手指满门逆徒,唯有我一心报恩双穿:达到人生巅峰太容易!神孤我在异界有座城风流艳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