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背水泥拉伤的肌肉毕竟是局部的,而这种高强度的全面的体能训练,把全身大部分肌肉都拉伤了。
姜思宇估计,没有拉伤的肌肉可能就是舌头和面部的一些肌肉,也许那块海绵体也没什么事。
他开始怀疑,他是选错了休闲的方式了。
要是没有7点的忍耐力和6点的爆发力的加持,他真不敢想象,他会惨成什么样。
第二天起床后,姜思宇实在是不想去了,可是一想起自己在报名的时候的那些美好憧憬,他又鼓足了勇气,拖着全身的疼痛又来到了训练场。
他发现男人就是能装,当他又一次与一群男人站在队伍里开始做动作时,他全身的疼痛很快就都被克服了。
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看出来他痛得不行了,他们痛不痛他不知道,也许他们也是跟他一样,是装的。
第二周,教练开始教他们打沙袋了。
打沙袋特别讲究发力,脚、腿、胯、腰的力量要逐级传递给拳头,要有一拳击垮对方的决心,不要打一些皮皮毛毛的乱拳,没用。
这是教练重点教他们的心法,姜思宇怎么感觉不管什么拳种的基本路子都差不多。
这个泰拳教练教他的这些基本训练,他看拿到拳击馆去,也一样管用。
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姜思宇感觉饭量一天比一天大,什么大虾、牛肉,每天都得吃好多,眼看着他身上的肌肉开始变得粗壮起来,打沙袋时的那种穿透的感觉,一天天地变得越来越强烈。
他经常想着沙袋就是赵经理的软肋,他这一拳下去,他的肋骨就断了。
当练到第四个月开始进行实战对练的时候,姜思宇突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事实,那就是他还是有些格斗的天赋的。
好像他天生就能预判到对手的运动趋势一样,他经常能预判出对手的动作方向,这让很多身强力壮的同学感到很意外,因为他们经常会被他击中要害,而他们想打中他却比较难。
他很少跟对手近身搂抱,因为他总是担心藏在他耳朵后面的人造耳蜗芯片被打坏,如果真的被打坏了,那就麻烦了,还得做手术。
这样他的一些同学慢慢地发现了他不敢近身格斗,便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