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八代连个九品芝麻官都没出过。
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在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时代里,林家勉强还算是身家清白的农民,他也因此有了读书科考的机会。
但林家实在是太穷了。
而且林怀瑾自幼丧父,连饭都吃不上,更没有机会入学堂。
他能阴差阳错走上这条路,还要得益于村里的人欺林家孤儿寡母,盖私塾时不分青红皂白占用了他家的地。
这也就导致林怀瑾每每到地里去干活时,总能听见先生在授课。
几年下来,学堂里的孩子不一定学会,他倒是将经史子集倒背如流。
又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被黄乡绅家的儿子发现。
黄公子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小小年纪就知道斗鸡走狗玩蛐蛐,还会偷看村里的女孩子洗澡,就是不会读书。
为此没少挨黄乡绅暴打。
发现林怀瑾的存在后,黄公子威逼利诱,逼迫他捉刀代笔做功课。
后来,王员外的儿子也有样学样。
林怀瑾除了偶尔能得几个赏钱之外,也有了更多读书写字的机会。
黄公子、王公子得到家里的奖励,皆大欢喜。
不过林怀瑾学问一般,两家父母很快就不满意了。
两位公子为了能更好的骗过父母,只好让他以书童的名义跟着一起学。
正式进入学堂的林怀瑾学问突飞猛进,连带着黄公子、王公子也成为夫子眼中的希望。
直到那年县试,两人不出意外的落了榜。
常年捉刀代笔的勾当,也因此被揭开。
黄老爷大怒,设计烧了林家的房子,打死了林怀瑾的寡母和三个弟弟妹妹,还想逼她卖身黄家做书童。
那时他还小,但已经隐隐觉得,就算他做了书童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上家里唯一的几个鸡蛋连夜逃走。
此后几年,林怀瑾颠沛流离。
当过乞丐,做过灾民,在码头扛过包,在酒楼跑过堂,见过世间百态,看过人间疾苦。
一直到他二十二岁那年,有一回替东家到县衙送酒时,正好是县试报名的日子,就正好碰见了从前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