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不满意,俞大猷更不满意!
“戚总兵,咱们上次开会的时候,谭巡抚安排我率领船队从海上攻打平海卫,你和刘显将军从陆地进攻。虽然船队名字叫做戚家军水师,但是你可别忘了,那是朝廷的军队。名字虽叫戚家军,却不是你戚继光私人的军队!”
“巡抚大人把率领水师船队的任务交给我,我就是船队统帅。怎么制定战策,那是我的事,包括设置拦截桩!戚总兵若有不同意见,你也可以提出来,由你率领水师船队嘛。”
说到船队归属问题,戚继光没办法争辩了。军队确实是国家的,包括戚家军水师舰队,都是大明朝廷的。理论上归戚继光管,但俞大猷出任舰队指挥官也没错。
戚继光问俞大猷,打那些隔离桩,你准备花费多长时间?
俞大猷说最少两个月,最好用三个月来完成任务。这样,可靠性更高。
“不行!两个月时间太长,必须缩短!”一听得两三个月,戚继光立刻提出缩短时间。
三个月,两千被俘百姓当中又得多死多少人?戚继光坚决不同意。谭纶也认为时间太长,要求俞大猷缩短时间。
俞大猷考虑了一下,说一个半月,戚继光仍然认为时间太长,他等不了,两千时刻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更等不了!
俞大猷说一个月,戚继光还是说太长。二十天,半个月,十天,八天。俩人像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一样,俞大猷报个数,戚继光不同意。再报个数,戚继光还是不满意。
谭纶、刘显俩人在一旁看的瞠目结舌。还有这样开高级军事会议的?
最后俞大猷终于急眼了,“你说几天?”
“我说,两天!”“不行!累死我两天也干不完。最少七天!”“最多三天。”“最少六天!”
最后,在四天半上,两个人达成了共识。
谭纶问俞大猷,打隔离桩,桩子从哪里来?你有合适的木桩吗?俞大猷说,木桩我有,这个各位就不用担心了。四天半时间太紧,我得先走一步,挑人打桩子了。
俞大猷走了,刘显也走了,只剩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