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穿行在国庆的车流里,花小小抱着李浩的腰,闻着他外套上淡淡的碘伏味混着风里的桂花香。保定西大街的牌楼在暮色中渐次清晰,青瓦飞檐下悬着的红灯笼已经亮起,像串在时光线上的红柿子。车把拐进石板路的瞬间,她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摊开的掌心,掌纹里嵌着的西大街药铺的铜钥匙,如今正和银针盒一起躺在她的首饰盒里。
\"小心门槛。\"李浩的手掌虚护在她腰后,带她避开老字号\"德馨斋\"的青石门墩。门楣上的金漆匾额有些斑驳,\"民国十年\"的落款在灯笼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柜台后穿对襟盘扣的老师傅正在包桂花酥,黄草纸裹着点心,麻绳系成利落的十字结,让花小小想起奶奶用蓝布帕子包银针的模样。
\"要尝尝驴打滚吗?\"李浩的指尖划过她手背,那里还留着三天前在商场救人时被碎钻划破的红痕。不等她回答,他已经在老字号小吃摊前蹲下,瓷盘里的驴打滚裹着新炒的黄豆粉,热气混着炒面香扑进鼻腔。摊主阿婆的铜铃铛响得清脆:\"小夫妻来度蜜月?\"话音未落,李浩已经把沾着豆粉的木叉递到花小小唇边,指尖擦过她嘴角时,带着少年般的促狭。
石板路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声响,两侧的骑楼投下长长的影子,雕花窗棂里透出暖黄的灯光。花小小忽然停在一家绣品店前,玻璃柜里陈列着民国时期的肚兜,月白缎面上绣着并蒂莲,针脚细密如夏夜的星子。\"和你救的那位阿姨的旗袍是同个绣法。\"李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的手指正划过玻璃上的苏绣价签,\"苏绣传人现在就在二楼,要不要上去看看?\"
木楼梯吱呀作响,转角处的铜制壁灯映出两个人的影子。二楼展厅里,穿靛青旗袍的绣娘正伏在绷架前,银线在雪缎上游走,绣的是西大街的老槐树。\"这是"以针代笔"的劈丝穿针。\"绣娘抬头时,鬓角的银发间别着朵白兰花,\"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