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目光闪烁,沉默片刻后说道:“相父与苏卿,为我蜀汉殚精竭虑,朕自然知晓。只是近来听闻一些言论,言相父与苏卿权倾朝野,朕心中难免有所顾虑。”
苏羽心中一沉,上前一步道:“陛下,我等一心只为北伐大业,光复汉室。手中权力皆为北伐所需,所做之事无一不是为了蜀汉的兴盛。如今北伐正处关键之时,将士们在外浴血奋战,若因朝堂无端猜忌而受影响,实在令人痛心。”
诸葛亮微微躬身,恳切地说:“陛下,昔日先帝托孤于臣,臣便发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苏羽将军亦是忠勇之士,自加入我蜀汉阵营,屡立奇功。我等绝无半点僭越之心,望陛下明察。”
刘禅眉头紧皱,似在思索权衡:“朕并非不信任相父与苏卿,只是众大臣所言,亦让朕难以忽视。”
苏羽见状,沉声道:“陛下,可愿听臣讲一讲昔日之事?想当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内忧外患。彼时若不是陛下继承大统,相父殚精竭虑,我等众人齐心协力,蜀汉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北伐稍有起色,却因一些无端猜疑而可能功亏一篑,实在可惜。若陛下信不过我等,可将臣之兵权暂收,臣愿以一介平民之身,仍为北伐出谋划策。只求陛下莫要寒了众将士和天下忠义之士的心。”
诸葛亮也跟着说道:“陛下,北伐乃先帝遗愿,关乎蜀汉兴衰存亡。此时内部生隙,正中曹魏下怀。望陛下以大局为重,莫要被谗言蒙蔽。”
刘禅听了,心中有所触动,沉默良久后,缓缓说道:“相父与苏卿忠心,朕已知晓。只是朝堂之上,众口难调,朕也需安抚众人。相父与苏卿日后行事,还需更加谨慎,以免授人以柄。”
苏羽和诸葛亮对视一眼,知道刘禅并未完全消除疑虑,但能有此表态,已属不易。二人再次行礼,退下朝堂。
出了宫门,苏羽满脸忧虑:“丞相,陛下虽未完全怪罪,但猜忌之心已生,日后行事怕是艰难。”
诸葛亮长叹一声:“是啊,此次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