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东林书院燃烧起来的火很大,大到那不断升腾起来的黑烟深深的刺痛着所有江南士子的心。而这座明朝末期,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有极大影响的,无数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也跟随着那不断飘零的烟霾缓缓的消失在这个世上。
被士兵押送过来的江南士子们此刻全都被如同剥皮抽筋一样,落寞的在士兵的押解下静静的看着自己心中的殿堂逐渐消亡。
读书人有着一种特殊的归属感。无锡的街头巷尾,这靠近东林书院的街道旁边,此刻还有不少的漏网之鱼,如同下水道深处的老鼠一样,胆怯的爬了出来,躲在阴暗的角落中,黯然的流下泪水。
江南文人的根断了……
落寞的士子们魂不守舍的静静的走在这温暖的江南小城中,走向那张开着大门的衙门。
太湖之畔,此刻正值樱花盛开时节。鼋头渚上那娇嫩嫩的樱花林,正赋予这这个春天以独特的美感。只是在这牵动人心的美嫩之中,总有不少人的心被东林书院的覆灭而深深地牵挂起来。
作为继顾宪成,钱谦益之后东林一脉第三代的当家魁首,逃亡之中的张溥还是冒着大不韪悄悄的赶了过来。
当看着那不断升腾起来的烟雾,在那做他心中的圣殿之中燃烧起来的那一刻,这位想要依靠自己的才华,成为文官翘楚,成为张居正一样宰辅的刚强的男人还是重重的跪了下来,看着消亡中的东林书院的眼中不断流下深沉的泪水。
这位如今江南文道上的所谓第一人,以一篇五人墓碑记在江南文坛上火速出圈,可也正因为他坚信东林先生所教导的理论而殒命。
风声雨声读书,国事家事天下事。如此这般思想杂乱,又怎么能安心着书立传,万世流芳!东林不是错,错的是他们太过空洞,或许现在的一句话对这群在明朝灭亡中起到极大作用的文官们是一个极为正确的评价“理想主义者”,一群不找实际,只知道内斗和拼命维护自己利益的理想主义者。
……
苏州府的大堂上,这里一切还如同往昔一般。只是在李起元这边杀边打边拉的策略下,苏州城又重新恢复到了平静之中。
凡此种种,皆为过往。一座座文坛的消融,那便也注定了将会有新生职物快速的将它们取而代之,这是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