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他依旧拒绝在这个报告上签字,只同意在报告上盖团省委的公章。并且明确对刘弘毅说,发动这个希望工程的主体,是壮安县委和共青团宁州市委,不包括团省委在内。
廖正东的意思是明摆着的:我不同意这么搞。
但宁州市委第一书记和镇南省委第一书记都签了字,我也拦不住。
请老首长们明白我的“苦衷”。
刘弘毅表示理解。
只要你不拦着我就行。
他完全能够想象得到,不用等这个报告送到北都,廖正东自己的报告,就会先一步递上去,向上级阐述清楚自己的反对意见。
这样的情形,在刘弘毅的意料之中。
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绝对难以一蹴而就。他只是没想到,廖正东反对得如此激烈。
那也没办法。
这“泼天的富贵”,你双手送到他面前,他却拒绝接受。
只能用一句古话来形容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不过廖正东这个态度,也给刘弘毅提了个醒,很可能这个报告送到北都之后,会淹没在“文件堆里”。如果在关键位置上,有一个和廖正东同样态度的人,那就有极大的可能,直接把这个报告压下来,根本就不往上报。
看来循着正规的途径去跑流程,恐怕行不通了。
他在省里走的是上层路线,去北都也得走上层路线才行。
正好电解铝工程的报告送上去之后,迟迟没有回音,刘弘毅便决定,亲自去北都跑一趟。一次性的把这两个工作全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