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所有贫困山区渴望着上学的孩子们的代表!”
刘弘毅从来没有向他们隐瞒自己的设想,大家都在寻找一位合适的“希望工程”“形象大使”。也拍了不少照片,感觉上,总是差了些意思。
现在听艾小雨这么一说,大伙儿再仔细打量了杨朝霞一番,再回忆了一下刚才她趴在窗台上往教室里张望的神情,都觉得艾小雨说得非常有道理。
“弘毅,我觉得小雨说得很对。”
徐文心马上赞同。
“这个小姑娘非常合适你的要求,她就是你要找的形象大使。”
“而且她的家庭条件确实很困难,都不用任何的艺术加工,实话实说就行。将来无论是写报告还是做宣传,都是实事求是的,根本就不担心调查。”
刘弘毅点了点头,说道:“嗯,小雨和文心这个意见,我赞同。杨朝霞确实非常合适。”
“小姑娘,你不要害怕,我们是县里的干部,是来帮你们的。”
向导和队长也及时出面,用本地话安慰了小姑娘一番。
别人还则罢了,杨朝霞对队长很熟悉,也很信任,听了队长的话,立马就开心起来,按照刘弘毅等人的要求,乖乖的摆出各种“蒲式”,让大伙儿给她拍照。
当然,除了她之外,三道拐中心小学的其他孩子,也都拍了不少照片。
“形象照片”需要优中选优。
而且,接下来写的报告里边,也需要很多材料去充实。
希望工程在后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资助了大量的贫困学生,修建了大量的希望学校,对于国家的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现在还是1982年,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当保守,包括很多领导干部在内。
这个时候搞希望工程,很有可能遭到许多领导的质疑乃至是反对。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乞讨”,是向外界“服软”“认怂”,承认我们很落后,很贫困,许多孩子甚至上不起学。
面子丢到国外去了。
这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
所以,刘弘毅必须把材料搞扎实,要经得起任何调查。
这也是刘弘毅为什么非得等辛元嘉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