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每航行半月,停留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
一年半后,火炬号来到本次航行,接近中间点的海域。
海域海水较浅,平均在500米左右。
最浅的点不到百米深度。
塔尔人探索编队共7艘飞船,损失一艘。
他们在该处浅海留下通讯基站,依靠自动武器平台保护,采集太阳能作为能源维持运转。
火炬号真正与塔尔人探索编队脱离,开启独自航行。
当然,通讯还能保持很长一段距离。
而火炬号也携带小型电磁波中继装置,必要时刻可以放下。
林宇谨慎了很多,每次演化中的航行方向、角度,都在现实中一比一复刻,时间误差不超过十秒,务求没有意外发生。
同时,他在海面等待的时间延迟。
巨人爬行速度较慢。
这一日,火炬号一如往常于4000米高度平稳航行。
林宇正在睡觉。
“滴滴滴……检测到强雷暴天气,正在修正航向,请注意,正在修正航向。”
警报声,与飞船轻微的摇晃,惊醒了林宇。
只略微感受,林宇顺手抓起手边宇航员,坐在驾驶主位,通过全景船体和雷达扫描面板,看到前方200余公里外,大片大片的雨云。
并伴随强烈雷暴。
此外,林宇本身还感应到淡淡超凡干扰。
显然,前方雷暴云并非自然现象,与超凡相关。
或是超凡生物引起,或是灵界震荡,将那片海域存在的特殊激发。
无垠海是个近乎平面海洋,早年间在荒岛,他就在失乡号上发现这个问题。
此刻肉眼能够看到那片雷雨云,范围极广,覆盖辽阔海域。
“立刻修正航道,保持300公里以上。”
三百公里距离对于这种超远距离,都还能感受到些许超凡干扰的环境,并不足够安全。
但此刻是在演化。
火炬号飞船向左转向,并拉升高度至6000米,环绕雷雨云。
那片雷雨云直径约50公里,位置较高,十分浓密。
仅靠肉眼观察只能见到雷电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