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吧,你当夜明珠是你家地头的萝卜啊,到处都是。”
在这群人之中,有一个面皮白净,五官精致的小郎君,坐在角落里听得津津有味。
身边的随从面上有些着急,低声劝道:“小郎君,咱们还是赶紧家去吧,不然……夫人怕是要着急了。”
小郎君摆了摆手,亮晶晶的眼睛仍盯着高谈阔论的食客们,轻声道:“莫急,我在此处听得有趣。天儿还早呢,不着急回去。”
随从无奈,也只能在一旁候着。
很快,姜霜将她的那碗馄饨端上来,“您的鸡汤馄饨好了,小心烫。”
姜霜上完菜转身要走,却被小郎君拦下。
“这位姐姐请留步。”
姜霜扭头看她,“这位小……小郎君有什么事?”她一眼就看出眼前的是个看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斟酌了下还是叫了声小郎君。
唐朝民风开放,女子扮作男子出门闲逛很是常见。
小姑娘眼睛锃亮,问道:“我就是想问姐姐,你这店里那么暖和,是烧了地龙吗?这屋里那么亮堂可是用了夜明珠?”
她坐在角落,声音也不大,没有人注意到这边,也没有听到她说的话。
姜霜不想骗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摇了摇头,“不是。”
但怎么和小姑娘解释呢,屋里亮堂是因为有电灯,这在千年后很常见。室内温暖是因为系统调控的,不过千年后也有空调暖气制暖。
好在小姑娘并没有刨根问底,只是笑眯眯的道:“我就知道。”然后就低头乖乖的吃馄饨了。
小姑娘家里就有地龙,冬日烧起来是很暖和,但人被烘烤的口干舌燥,根本不像这里温暖又舒服。
还有夜明珠,它发出的光根本不能和这家店铺里得光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