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陈不占的仁者之勇,确实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他的家国观念,传诸后世,也值得无数人学习,效仿,这是一种大义,但,回归到我们原本讨论的地方,夫子生于鲁国,时值礼崩乐坏之年,所谓理发之崩溃,是否有一种可能,那不是因为诸人不再遵守礼法,而是因为当时的礼法已经不适合当时之用了呢?现今人都说周礼的美好,可尊崇周礼,施行周礼的人却连一个都难以找到了。”
    “对你说的没有错。”辩驳到了这里,杨慎点了点头,反而赞道“周制礼法,乃是贵族之礼,天子之法也,是人为猪狗的法,在天理不彰,民智无开之年,这种法度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终究是需要废止的事物,而寻求一个新的事物,就是那时之人急切需要的事物。”
    “而文思鼎盛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时代,就是在春秋末年,民不聊生的时候开始,学者,有志者,欲给百姓带来一个可以追寻的答案,想要让安居乐业的时代来临,想要得到一个不同于夏商周之旧的时代来临,所以纷纷都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譬如老子认为,万物万事应当自然而和谐的相处,不因人为干涉,认为不干涉就能够让国家变得平和,又譬如墨家学派认为万民皆为天之民,无贵贱高低之分,而我儒家先圣,则最为伟大,他在礼仪不显,德行不彰的时代,告诉人们,德是什么,仁又是什么,义是什么,理又是什么,更亲自示范,如何做能够趋于德,什么行为却违背道德。”
    杨慎叹服道。
    “诶!杨先生,杨先生,你们方才提及的百里奚举于市是什么典故吗?”有青涩中尚带稚嫩的言语突然响起。
    杨慎惊了一下。
    聊的太兴奋,居然忘了自己是在行军打仗的旅途之中,对了,上次这样与人对谈学识见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额着实是不记得了,这十数年来之间似乎对谈的都是诗句风雅,而且,都是跟同性之间。
    本来那也没什么。
    文人嘛,好风雅,诗句之美,自然动人心绪。
    但这玩意吧,自从年纪突破三十大关之后,自从黄娥嫁入自己家里来了之后,他就不太喜欢跟男人弄这些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那帮老骚客们,在谈及魏晋风流时,总是让他担忧,他们是不是在惦记搞什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长生修仙:开局棺材铺炼僵尸盗墓:独属于黑爷那一份偏爱重生之酒色财气四合院:何雨柱的年代生活猫王不为奴:宝珠福喜录我扮演的契诡师都是精神病独家宠婚在神秘存在的世界,我成了侦探华娱大导演,成名后女星送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