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为有了宇航服的防护,至少不会再被安全带勒断肩膀,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
近40°的斜坡,完美解决了车速和惯性不够,导致车辆颠簸感不够强的问题,而且因为是向下的坡度,我们每次“滑翔”的距离也被拉长。
只两三次的颠簸之后,弹跳的强度就远超从前,而从第五次开始,我的屁股就几乎没再碰过椅子!
与之相对的是极快的车速。
车外急速后退的场景,已经远远超出人眼所能看清的极限,无论前方还是侧面的观察窗,都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灰白,有几个瞬间,我甚至分不清是在向前开动还是滚动!
所以我只能祈祷,刘晓星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操控车身,但运气似乎又一次的离我而去,在最后一次触地的时候,我们触发了一枚自制“地雷”。
“地雷”主体是陶瓷罐封装的1公斤特种炸药,并且采用了压力传感器作为雷管引信。
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压发式引信更稳定,触发压力也更精确、或者说更低,而且ecso的人布设了不止一枚。
所以在第一颗“地雷”被触发之后,通过地面传导的震动,又引爆了周围的其他“地雷”,紧跟着是更远处的、更多的“地雷”。
当然,这些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的推测,而在爆炸发生的当下,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我只感觉到一股远超从前的巨力,将整辆月球车推飞到了半空。
无数的岩石碎片飞溅出来,低重力和真空环境让它们获得更高的初速,而这也代表着更大的威力。
碎片打在车辆的底盘上,发出一连串令人预感不祥的响声,紧跟着是更多来自其他方向的岩石碎片,狂风骤雨般的围绕着我们的车辆盘旋起来!
那些碎片不算很大,个体上的力道也不算强,可是几百、甚至上千枚碎片一起撞上来,对身处空中、无法借力的我们来说就很麻烦了。
五秒、甚至可能是三秒钟后,我从通讯器里听到刘晓星平静的说了一句“糟糕”,紧跟着我们的车身姿态就彻底失控了。
左前轮首先触地,整车的惯性让蓄能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