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阳,“……阿姨要帝京户口干什么?
啊抱歉,我多嘴了。
当然能了,只要你愿意,可以让你加任何一个人接班。
你现在可是印刷厂的正式工。”
何朝阳刚才多嘴问了一句,觉得有些不妥,这是人家的私事,他一个外人不便打听。
韩清韵这么做肯定是有她自己的道理。
母女两个以后都是帝京户口,难道韩清韵以后想在帝京发展?
韩清韵,“我们家要的也不是这份工作,要的是帝京的户口。
等我妈接了我班之后,说不定又让我爸接我妈的班呢。”
何朝阳,“……”
敢情这工作被你玩出新花样了是吧?不过还真的可以这样操作。
韩清韵这是未雨绸缪,等恢复高考以后她想考入帝京,她想让父母有个京市户口,将来退休工资也高。
赵桂云有一手做酱菜的好手艺。等改革开放以后,就让赵桂云同志开个酱菜场。
——————————
三天后,书友见面会召开了。
是教育部组织的,在工人文化宫举行。
就像何朝阳说的,韩清韵已经大小是个名人了。
签书现场异常的火爆,韩清韵自己都吓一跳。
真的,眼前黑压压的一片激动的人都是她的粉丝,一点都不比后世的粉丝差。
她没想到自己还会有这么一天。
她先讲的话,然后给书友们签字。
书友们拿着她的书排队,她一个个签过去,场面很是壮观。
和朝阳说话算话,严格把关。
跟书友们合影也是侧影,然后报纸上的照片上是韩清韵低着头给读者签字的画面。
别说正脸了,连侧脸都没有,这让韩清韵非常满意。
搞了三天的签书会,不但书的销量涨了,连报纸的销量都涨。
潇家,潇老爷子书房。
潇达手里捏着报纸,他看的正是韩清韵签书的画面。
他的好孙女周围围着很多人, 手里都举着书,脸上的表情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