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是不是周家或慕家的人求您来向朕说这些话的?若是如此,请您回吧。朕自有决断。”
景逸的答复让大长公主更为恼火,当即再次骂道:“自有决断好啊景逸,你如今翅膀硬了,连姑母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若是你今日一定要治周家的罪,将他们斩首抄家,本殿便去大理寺拦着。谁敢动他们,先将本殿砍了!”
“姑母”
大长公主就是这样激烈极端的性子。
若是与她磁场不合之人,无论如何讨好她,都入不了她的眼,反而会惹她厌恶。
而若是与她兴致相投之人,她则会无条件的信任,倾尽所有为其一搏。
就在景逸与大长公主二人相持不下时,瑶华阁的大门又被推开。
太后迈着平稳的步子,施施然走了进来。
景逸望见太后,如看见了救命稻草,忙从台阶上走下来,向太后一拜,“儿臣见过母后。”随后便用求救的目光望着太后。
太后方才听到宫人前来通报说,大长公主突然入宫找皇上,且与皇上在瑶华阁吵了起来。
她忙不迭动身往这边赶,怕他们二人闹出什么乱子。
因此,她向景逸递了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后,便向大长公主道:“姐姐难得进一次宫,是为何事动如此大的气呢?”
太后年近四十美貌依旧,说话也是温温柔柔的,与脾气严厉的大长公主截然不同。
大长公主又将方才二人争论之事简要讲与太后。太后听罢心中立时明了。
如今不是要断出谁对谁错,也不是必须要听谁的话,而是将大长公主安抚下来。
否则以她的性子,绝对会做出他们无法想象之事。到时损害了皇室颜面,岂不惹群臣和天下人笑话。
于是太后思忖片刻,向景逸略略责备道:“皇帝,此事是你下令得仓促了。如此大事,怎能在几日之间就宣判定罪。
依哀家所见,应多给大理寺一些时间,命其细细调查。人证物证齐全之后,才可依规宣判。如此才能以服群臣及百姓之心。”
说到此处,太后转过脸来看向大长公主,“姐姐,您是否也是这个意思?”
太后的一番话给了大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