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元昭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忙扶起纳兰格泰,道:“纳兰大人客气了。本太子流离失所多时,今日能得大人相迎,实乃万幸。”
纳兰格泰谦逊道:“殿下言重了。微臣职责所在,不敢言苦。原本是余大人亲自前来迎接,只是突发事件,抽不开身,请殿下谅解。微臣已备下足够的人马,定能确保殿下安全抵达大都。”
说话间,从钱元昭身后的船上,下来三十余名彪形大汉,清一色劲袍,显得精壮干练,手背关节上全是茧子,明眼人一看便知都是军中精锐之士。
纳兰格泰见状,笑道:“看来,殿下此行安全无忧了。微臣已备下二百名精兵,愿与您的扈从一同护送前往大都。”
“有劳纳兰大人了。”
“说哪里话,以后咱们可都是一家人啦。”纳兰格泰知道钱元昭前往大都和亲,便话里话外透着一丝巴结。
……
纳兰格泰一路护送钱元昭,自津门码头启程,沿蜿蜒河道疾驰向北,沿途风光旖旎,市集繁华,村庄宁静,山岭险峻,平原广袤,每一幕都深深触动着钱元昭的心弦,勾起他无尽的思绪与感慨。
黄昏时分,他们抵达了李村驿,驿站被一片金色的草地环绕,夕阳如血,余晖洒落,将草地镀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辉。驿站外,牲口成群,昭示着此处宾客盈门。钱元昭轻轻勒住马缰,驻足凝望,沉醉于这难得一见的美景之中。纳兰格泰见状,果断下令入驻驿站,士兵们就地休整,准备晚餐。
正当众人忙碌之际,远处传来阵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愈发清晰。片刻之后,一队人马映入眼帘,领头的青年男子身着青袍,英姿飒爽,正是从大都逃亡而出的夏侯青,他心怀壮志,欲返回建州总坛,取代妹妹,自立为教主。
夏侯青回头望去,未见妹妹夏侯衿跟上,心中略感不安。他环顾四周,驿站人来人往,官兵时有出没,为避免节外生枝,他犹豫片刻,决定放弃入住。然而,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对面驶来一支浩荡的官兵队伍,阵仗颇大,为首者竟是乾朝三品大员,身着戎装,对身旁一位身着燕服的公子哥毕恭毕敬,神色间满是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