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道衍和尚养气功夫不行。实在是民心倒得太快了!快到他不得不急!
朱棣面上顿时露出一抹为难之色。
问道:“道衍师父的意思……本王不等父皇来找我,而是直接建议父皇竖旗,拨乱反正?此举是否……不太合适?惹得父皇芥蒂?”
之前他连问话都是旁敲侧击地问,正是这个原因。
所以一直在等。
奈何就是左等右等始终没等来消息。
“那是之前,咱们有时间也有底气等。可是小皇帝背后那个人的动作太快了!快到咱们已经没时间继续等下去了!”
“而且贫僧以为,他或许……”
“不一定有之前大部分人都揣测的「窃国居心」!”
“首先,他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是真的在切切实实地治理大明皇朝!”
“其次,他一直在不遗余力地给小皇帝积攒民心!如果他有所谓的「窃国居心」,按照常规的道理来说,他不会让小皇帝的位置坐得那么舒服。”
再一再二不能有再三。
对方若是单纯地把小皇帝当做是傀儡,或许暂且会使些手段给他积攒民心、保持朝堂和大明皇朝的稳定,但他绝不会让这些随便拎出来一件都堪称天大的事情都落到小皇帝一个人的头上!
道衍和尚能在历史长河中成就那个「妖僧姚广孝」,他的感知当然是敏锐地,自然不可能注意不到这一点。
朱棣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长叹一口气道:“是!那个人……更像是在辅佐朱允熥!”
同时也完全明白道衍和尚那话的意思。
就算是主动开口去劝,也要尽快找到机会让朱元璋自己领头去拨乱反正!
否则以如今年事已高的洪武大帝,在确定那个人并无窃国之意,只想辅佐朱允熥的情况下,会不会完全消弭了他这一身心气儿,就未可知了。
他们夺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朱元璋!
“本王明白了!”
“一旦有机会,本王定会对父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力劝父皇尽快动手!”
朱棣目光一凛,语气笃定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