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没关系,我们能赢,可能只要拖延几天就够了。”
与此同时,司马懿正在他自己的房间里从远处观察着反李同盟那边。
那天之后,司马懿实际上就被软禁了,但他依然知晓形势的发展。
形势发展到这个情况,司马懿的利益又与其他感染者发生了冲突。
空间中已经没人在意他了,而这恰恰给了他浑水摸鱼的机会。
如果真的开战,他便可以趁机牟利,制造出忠于他的感染者。
这样就离他用精神污染控制所有人的目标更进一步了。
而现在,他可以做一些小动作了。
另一边,李世民和李隆基等人待在机房,在防范的同时观察着人间的局势。
814年8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离世,其子吴元济自任留后。
朝廷立刻采取反制措施,吴元济也正式起兵造反。
10月,宰相李吉甫离世,武元衡继任宰相。
815年初,朝廷对淮西的包围圈中,李光颜、侏邪执宜、刘沔等人取得进展。
李师道派出军队救援吴元济,然后在洛阳附近大肆劫掠。
随后,藩镇势力竟派人当街刺杀主战派宰相武元衡和裴度。
裴度侥幸生还,武元衡不幸被杀。
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但也坚定了讨伐藩镇的决心。
此事查到了王承宗的头上,而洛阳方面又查到了李师道。
但对李纯来说,真凶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削平藩镇的借口。
于是,朝廷实际上已经同时对王承宗、李师道和吴元济三个藩镇动手了。
同年,柳宗元、刘禹锡再次被贬,这次从湖南贬到了更偏远的西南。
而武元衡事件也让白居易受到了排挤,最终他被贬为江洲司马。
第二年,白居易在浔阳送别友人,听到了水上传来的琵琶声。
816年,讨伐成德、淮西的战斗基本没什么重大战果。
尤其是成德方面陷入僵持,朝廷便将重兵转移到淮西。
817年,李晟之子李愬来到淮西前线,成功劝降了多位敌方将领。
北线的李光颜收复郾城,宰相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