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桃夭前来,却又不带只言片语,是怕她不知长安变化冒然行动进而惹人误会,还是在暗示无论她怎么做家中都支持?
思来想去,云绫一时难决,见天色已晚,桃夭也面露疲态,便示意后者先去歇息。
待桃夭走后,云绫盘膝坐在床上,心中与玲珑商议起来。
按照玲珑的分析,公孙安世很可能是让云绫来做决定,支持谁或者保持中立皆可。
玲珑的理由很简单,云绫手握重兵,又连战连捷,在军中的威望已然竖立,无论她表态支持谁,另一方即便不服也只能憋着。
若她保持中立,谁也不支持,结果必然是两方展开明争暗斗,但不会也不敢破坏平叛大局,以免招致她的反感从而倒向某一方。
可以说,这件事只要云绫表态了,无论怎样都能迅速化解长安微妙的局面。
想来这也是公孙安世放心让云绫做决定的原因之一。
至于另一个原因嘛,即便玲珑不说,云绫也已经想到了,不外乎两个字,军权。
有了玲珑的帮助,她对于整件事的脉络有了清晰的掌握,要如何去做心中也有了决断。
翌日一早,云绫让燕十七将褚怀亮、李怀仁和王尔山一并找了来,也不在议事厅说话,而是将人带到了花园。
三人在云绫的示意下围坐到石桌旁,又见云绫支走燕十七,不由相视一眼,有些不明所以。
尤其是王尔山,自从被罚之后一直都跟在侄子王宪身边做事,今日被找来已是满心不解,此刻就更多了几分忐忑。
见状,云绫有意缓和下气氛,于是笑道:“三位皆是云绫的长辈,此间也无外人,不必如此拘束哩。”
闻言,三人心下稍松,李怀仁当即问道:“不知小小姐今日寻我们三人过来是有何事吩咐?”
云绫并未立时说话,而是动手为三人斟上一杯香茶,这才徐徐说道:“昨夜得报,韩王傅明徽联合徐有年、韦嗣忠和杜进用企图监国,师伯有些独木难支哩。”
闻言,三人俱是一惊,他们中虽只有李怀仁常在朝中,但基本的政治嗅觉还是有的,一听这个消息便知要糟。
当下王尔山急切开口道:“大都督,此时正是平叛的关键时候,韩王若得监国之位,只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