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被动的一方来讲,如何在此等态势下扼敌攻势,据城固守待援,就是最为紧要的事情了。
只有这样,此消彼长下,劣势才能逐步扭转过来。
曹昂所领荆豫扬徐四州纵深大,关键是从荆州到徐州横跨千里之遥,这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地势与水系,如此就导致一个情况,即任何一处战略要冲遭到重兵来犯,曹昂都需要时间来调动麾下主力。
为了能确保领军赶赴江淮驰援前,可以尽可能多的削减江淮前线被动,曹昂选择先行一步赶赴江夏郡,为此也明确了种种部署与调动。
军令,以最快速度传达各处。
但是曹昂想离开江夏郡,率领驰援大军乘船渡江赶往前线,这就不是短短数日间便能实现的了。
毕竟数万众精锐之师,从各地汇聚到江夏郡,继而以江夏郡为跳板,乘船渡江赶往前线参战,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哪怕有长江航道来大规模转运。
可荆州水军调动要时间吧?
协调各处周转需要时间吧?
调集粮草军需需要时间吧?
转运登船需要时间来做吧?
即便曹昂再怎样心急,他都必须要耐得住性子,仗不是一个人能打赢的,这需要上下一心才能打赢!!
在江夏郡等待驰援江淮各部进抵之际,曹昂一方面派人联系庐江、九江两郡,以获悉江淮一带整体情况,进一步了解前线战况怎样,同时也让庐江、九江两郡知晓,他已率大军积极来援!
另一方面则完善战时下,各处要做好的差事与职责,前线的仗想要打好,后方必须要安稳才行。
更别提江淮爆发大战的北疆,是曹袁在北方展开大战,所以有很多事情是需要曹昂考虑好,部署好,明确好,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出现。
而当曹昂在江夏郡一带忙着各种事宜之际,彼时相隔千里之外的广陵郡,却呈现愈发紧张之势。
“报!!!”
喝喊声,在高邮县衙响起。
伏案忙碌的夏侯惇,听到这喝喊时猛然抬头,冷峻眼眸看向堂门处,不多时,一人就匆匆跑进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