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运动员绝大部分都代表自己所在大学的校队参加比赛。
每个赛季开始之前,学校会选拔运动员,确定参赛名单,然后进入训练和比赛阶段。
学校给运动员提供伙食,住宿,交通,健身器械等等一系列服务。
在美国的大学里,一般学生都是住在校内,运动健儿也不例外,他们和普通学生一样上课、参加社团活动、组织各类活动。
只不过在课余时间还要进行高强度和高压力的运动训练,竞赛。
比如贾斯汀-加特林,在2000年,贾斯汀-加特林进入了田纳西大学学习,在校期间他曾连续6次获得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比赛的冠军,然后带着六冠王的荣誉他踏上了田径短跑项目的职业赛场。
盖伊也是如此,在阿肯色大学上学期间,泰森-盖伊就在ncaa的一场户外200米比赛中跑出了1993秒的成绩。
并在2004年的ncaa男子100米短跑项目中夺得冠军,然后第二年他就开始征战国际赛事。
还有去年奥运会200米决赛第四名的沃尔特-迪克斯,就是佛罗里达州大学的运动员。
诸如此类情况,非常之多。
相比国内以体制主导,这边的活跃度更高。
每年,全球有数不胜数的天才运动员都来到美国寻求提升,或证明自己。
虽然现在短跑领域的世界前三个运动员都不是美国人。
但并不妨碍他们在这个领域上的建树,毕竟伯乐再牛,没有千里马也白搭。
同时,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交流的更快了!
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让所有的东西变得更加快速和便捷,差距也在快速拉平。
顶级水平的体育教练也在开始在全世界流通。
毕竟一名教练再牛逼,你也得依靠一个牛逼的运动员才能功成名就。
比如李兵,比如格伦-米尔斯。
因为徒弟在大赛上成就,无一不是享誉全球,又赚的盆满钵满!
这让那些在俱乐部、在培训机构任职的资深教练蠢蠢欲动。
就比如目前正在给谢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