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着影响力的成员国,只有十二位,分别为——】
【大明工农联合国、西域七国、鲜卑、新罗、百济、琉球。】
【其余者,因军事羸弱,人数太少,都无法称之为国。】
【但这并不碍事,因为在联合国成立的那一刻,大明的目的便达到了。】
【大明与一百二十八名成员成为了盟友,并签订了《同盟条约》。】
【大明宝钞的影响力、流通性再次增加,成为了以后成员之间贸易的核心货币。】
【而除这个目的之外。】
【另外一个目的便是在联合国成立时,只有一个加入意愿极其强烈的人国家被拒之门外。】
【那便是倭国。】
【而原因也很简单。】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大明的调查中,这个国家拥有的银矿资源远比想象中多的多。】
【因此,他们成为了大明餐桌上的一盘肉。】
【故而,在解放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夜的庆祝和平万岁的百国宴会上,吴信举起酒杯,不经意间提出了在灭高句丽后,从高句丽王都中搜查出了倭国的罪证——】
【原来,高句丽入侵大明是因为小人的怂恿。】
【闻言,在场的人精岂能不知吴信嘴中的含义?】
【于是,他们纷纷发言,指责倭国就是不爱和平的国家,该灭。】
【大明如愿以偿的,一呼百应。】
【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之上。】
【闻讯,本就委屈的倭国遣使大喊冤枉。】
【他们表示自己根本没做过这种事情,甚至心急之下,他们还带着大量钱财试图收买大明的私营报社来为他们发声。】
【这是合法合规的。】
【毕竟《大明律》规定,不以言论获罪,而只要不是强制性,任何人都可以让报社为自己发声。】
【不过这毫无作用。】
【因为于政治上,大明已经取得了成功。】
【在倭国为自己喊冤时,大明中央报社同样刊登了倭国的十宗罪。】
【从动机到过程,详细无比。】
【但这是谎言。】
【不过,证据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