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啸颔首微笑,目光回望那身后巍峨石壁,忽生一念,指着石壁笑道:“风雁,何不借你满腹锦绣文章,留诗一首于这石壁之上,或待数百年后,有缘人得见,也能如我们一般,踏上此番神奇之旅。”
骆风雁见说,轻轻点头,略作思索,便缓缓吟道:“心念百般乱,欲贪生万端。昆仑深处幻境,万象化云烟。鬼怪狰狞现形,神兽咆哮震天,奇遇随风散。回首来时路,真幻两难辨。百年梦,瞬息过,似飞鸢。魂归此地升天,仙道始相连。华夏根脉永续,九州祖地长存,得道在其间。世间成仙路,尽在此山巅。”
旎啸听罢,不禁放声大笑,连声称妙,随即探问词牌之名。
骆风雁含笑告知,此乃《水调歌头·心念幻象》。
旎啸身形一展,跃至半空,指化光剑,光芒丈余,宛若仙家墨笔。
挥手之间,他已将骆风雁所作《水调歌头·心念幻象》镌刻于石壁之上。但见数十字笔走龙蛇,力透石背,气势磅礴。
待旎啸稳稳落地,骆风雁也是身形轻展,跃至石壁前,于那数十字之下,挥毫写下:“旎啸携妻骆风雁,于万历三十八年三月。”
那字里行间,笔笔藏锋,字字秀挺。
二人相视一笑,随即长笑连连,旎啸揽住骆风雁腰肢,笑声中,步入那隐蔽奇阵之内。
次日,晨光破晓,二人续往北行,又经二三日,至一地界。
忽而,骆风雁瞥见前方幽邃山谷,心念电转,忆起往昔岁月,武当七子曾护她往东,去往江南,此谷正是昔日旧途。
她便告诉旎啸,过此山谷,再往北行七八十里,便是鞑靼土默特部之所在。当时有武当弟子,往北探查一番。
旎啸听得,不禁哑然失笑,只说他二人所行方向有偏差,那山庄东出入口,非是向北,实则应向东南而行。
二人遂调转方向,又行数时辰,行至一崇山峻岭之巅,略作驻足,感慨数句后,无意久留,便继续向东南而去。
他二人施展轻功,步履轻盈,宛若云间穿梭之燕,及至日薄西山,余晖映照,已至一处万仞群山环抱之所。
举目四望,但见危崖壁立,千峰插云,怪石嶙峋,似猛兽咆哮,又如鬼斧神工;林间树木盘根错节,枝叶繁茂,遮天蔽日;野